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智谷趋势(ID:zgtrend) | 灰尘老大
日本铁了心将核废水排入太平洋! 消息一出,国人顿时炸了。
去年,日本当地渔民不止一次捕获了因辐射而变异的“九足章鱼”,令人惋惜。 这次又排放核废水。 日本是否计划在太平洋进行“生物实验”?
从日本渔民、中国、韩国等国家到世界环保组织,都对此举表示严重关切。 然而,日本新任首相公开表示,核废水排放“不能再拖延了”。
但很多人没有注意到,核专业领域对日本的排水作业并不是很热衷。
国内核工业正蓄势待发。
3月初,中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同时,积极有序发展核电。 “主动”这个词是近年来从未使用过的表述,相当于重新设定了核电产业政策。
同月底,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广核集团、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等行业领导联合主办首届中国核能高质量发展大会主题论坛。
与会专家绘制了超级蓝图——五年内,核电发展规模翻倍,到2035年跃居世界第一。简直就是“五年超越法国,五年赶上美国”。 15年。”
福岛事故的惨痛记忆犹新。 为什么中国此时仍提出核电跃进目标?
幕后,却隐藏着一个大阴谋。
看看这些标题。
坏消息,整个世界都沦陷了,震惊! 这些耸人听闻的话,简直让人心麻木。
我不知道你是否惊慌失措,但反正我是相当惊慌的。
福岛核泄漏后,世界末日真的来了吗? 海鲜是不是就不能再碰了? 整个太平洋都会毁灭吗?
网络上存在大量乱七八糟的信息,有些是情绪化的,有些是为了好玩,还有一些是故意嫁接错误信息来迷惑公众的。 因此,很多事情都分不清是真是假。
而且,如果一个科学问题加上政治因素,事情就会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因此,我决定亲自处理此事,并从各种权威来源寻找答案。
首先,如果核废水直接排入海洋,肯定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要知道“正常”的核污水富含锶89、锶90、铯137、碘131、碳14、钚239和放射性氚等多种元素。 其中,锶-89、锶-90在人体内积累可诱发骨癌。 碳14的半衰期长达5730年,甚至可以直接改变人类DNA的组成!
2011年福岛核泄漏初期,附近水域的生物变化令人恐惧。 事故9年后仍可捕获变异“章鱼”!
不仅如此,德国海洋科学局模拟的铯137扩散路径显示,泄漏发生后57分钟内,放射性元素就跟随洋流穿越了太平洋1.65亿平方公里! 220天到达济州岛,400天到达西海岸,3年到达美国和加拿大。
这速度实在是太恐怖了!
2016年,加拿大西海岸的鲑鱼中检测到铯134放射性元素,表明千里之外的北美水域受到污染。
地球是一个村庄。 日本家门口的泄密事件也会对全球产生影响。
想想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意大利近一半的领土受到污染,半径30英里的范围被列为无人区。 40万人流离失所,9万人死于核辐射,27万人患上癌症。 有专家估计,至少需要800年才能消除切尔诺贝利的后续影响。
如果日本真的直接排放核污水,全人类就真的要被迫买单,慢慢自杀了。
不过,先别惊慌!
我们还需要明确的一件事是,日本决定排放的不是核污水,而是经过处理的核水。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什么是“核处理水”?
日本一般有两种处理核废水的工艺。
先是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声称,利用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净化了核污水中的63种放射性物质,降低了其中62种的浓度,最后只留下了难以处理的“氚”元素。
而且,日本政府还承诺将“氚”元素浓度降低至排放前国家排放标准的1/40,约为1500贝克勒尔/升(Bq/L)。
这个水平高吗?
这样说吧。 韩国的排放标准为40,000(Bq/L)。
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核处理水的排放也有严格的标准。 本标准是指进入海洋后能被洋流稀释并迅速降低至自然本底辐射强度的标准。 关键过程依赖于海洋中大量水的稀释,在排放前也需要稀释50倍左右。
《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的饮用水规定是放射性氚含量不得超过10000(Bq/L)。 美国的饮用水标准是740(Bq/L),欧盟最严格的是100(Bq/L)。 日本的排放水平约为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饮用水标准的1/7。
据可靠消息,与锶89、锶90、铯137、碘131等放射性元素相比,氚被认为相对无害,因为它释放的能量不足以穿透人体皮肤。
因此,世界各地的其他核电站也在按照当地准则进行稀释后将低氚废水排放到海中。
日本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因此,日本排放核处理水对太平洋造成的危害或许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
这或许也是联合国、白宫、国际原子能机构官员没有跳起来的原因。
日本宣布排放污染物的决定后,美国国务院对日本的决定表示支持,并表示其符合全球公认的核安全标准。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也支持这一决定。
如果真的到了关键时刻,这些人为什么不联合起来制裁日本呢? 不给小日本资本主义的铁拳吗?
你别告诉我日本是美国的走狗。 美国将为拉拢日本,为其亲密伙伴开绿灯。 这根本就是个笑话。 你什么时候见过美国总统和财阀拿自己的生命做赌注?
上流社会的人吃鱼子酱都是按斤算的,他们比你更喜欢吃三文鱼。 你愿意把自己的生命交给日本人吗? 连用脚趾去想都是不可能的。
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意味着我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日方能否严格处理?
东京电力有犯罪记录。 东京电力此前曾排放不符合标准的核废水,然后谎称不含放射性元素。 2013年,东京电力将污水损失高达300吨的事件隐瞒到底。
这家公司早已消耗了外界的信任。 我们真的不知道它是否会说一套做另一套。
因此,中韩双方表达严重关切是适当和自然的。 不仅令人担忧,日本这次的核废水排放必须接受最严格的国际监管,最好是国际组织的严格联合监管,让东电不能再钻空子。
说白了,就算日本这次达到了排放标准,我还是想狠狠地打东电的脸。
为什么这么说?
事实上,稀释入海并不是日本处理核废水的唯一选择。提供决策建议的专家提出了五种选择:蒸汽释放、电解排放、稀释入海、地下掩埋和注入地层。
地下掩埋是目前最常见、最安全的核废料处置方式,但在日本并不可行。 想想看,日本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频发,埋在地下的储罐一年会发生多少次泄漏?
当然,把它注入地里也是行不通的。
其余三种方案中,海水稀释是时间和经济成本最低的一种,仅花费34亿日元和91个月。 毕竟这个选项主要是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而且这个能力是免费的。 日本东京电力也承认了这一点。
日本省了钱,但治理成本却转嫁到了全世界。 这种处理方式是不合理的。
即使排放的核废水完全达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即使是在完全稀释的海洋区域,生物体中放射性同位素的浓度也极低,这样的排放不会对全人类造成整体危害,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不会对全人类造成危害。个人。
我们从小就听过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的故事。
生物体内的毒素通过食物链层层积累,最终汇聚到食物链的高端,也就是人类身上。
如果核处理水排入大海后,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充分稀释在一些洋流中,而有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小心吃了这些洋流多次喂养的海鲜,这意味着什么呢? 会受到放射性元素的“洗礼”吗?
毕竟,从病理角度来看,氚对生物体的危害尚未确定,且存在争议!
虽然对于人类来说只是一粒尘埃,但是对于个人来说却是一座大山。 这就像飞机失事一样,尽管发生的概率很低。 但对于个人来说,当它发生时可能是毁灭性的。
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GDP超过500万亿日元。 在核废水处理等事关世界生态安全的问题上,中国只愿意花费区区34亿美元,这实在与其世界大国地位不符。
更重要的是,这个问题是日本自身的疏忽造成的。
当世界目光聚焦日本福岛核事故时,中国再次按下核电加速键。
3月初,中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同时,积极有序发展核电。 这是近年来中国首次使用“主动”一词。
在同月底举行的首届中国核能高质量发展大会主旨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核电发展规模将达到9000万至1.1亿千瓦; 2030年将达到1.18亿至1.38亿千瓦。 到2035年,运行核电规模预计将位居世界第一。
(截至2019年的数据)
目前,我国核电装机容量为4989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三。 但核电仅占4.94%,与法国的70.6%、美国的19.5%、俄罗斯的18.6%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如果真能达到专家所说的核电规模,也意味着中国很快就会赶上法国,超越美国。
这不禁让人“疑惑”:
美国的三哩岛核泄漏、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以及最近的日本福岛核泄漏,都让公众对核电站产生了一些恐惧。 为什么中国还在准备大战?
原因是中国掌握了最先进的核电技术,变得更加自信。
据科技日报报道,山东荣成华能石岛湾核电高温气冷堆示范项目预计本月装料,年底发电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今年。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第四代核电站,将人类核工业水平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此前,切尔诺贝利是第一代核电站,既没有内部安全壳,也没有外部安全壳。 福岛核电站被认为是第二代核电站——它有内部安全壳,但没有外部安全壳。
吸收核泄漏悲剧后,各国更新迭代发展了内外安全壳并重的第三代核电站。 比如法国的EPR、美国的AP1000、中国的华龙一号都大大降低了反应堆泄漏的概率。
堆芯熔毁的概率已从每运行 10,000 年发生一次事故增加到每 100,000 年发生一次。 安全壳短期破裂的概率变为百万年一次。
但无论如何,这仍然是“概率安全”而不是绝对安全。 它只能降低但不能完全消除发生严重事故的概率。
清华大学研发的高温气体反应器则不同。
“即使发生严重事故,包括失去所有冷却能力,在没有任何人或机器干预的情况下,依靠材料本身的能力,也可以保证反应堆放射性不会在内部熔化或泄漏。大批量。”
也就是说,真正将堆芯熔毁事故的概率降低到了0%。
全世界都在觊觎第四代核电技术。 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还停留在方案研究的层面。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采用第四代核电技术建设电厂的国家。
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历史性突破是中国加快核电站部署的底气——
目前,中国60多台运行核电机组均位于沿海地区,但适合核电站建设的沿海地区很快就会饱和。 中国只有向内陆转移,才能建设更多的核电站。 只有建设更多的核电站,才能改变中国火电占比高达70.5%的尴尬局面。
日本福岛核事故后,中国暂停了所有内陆核电站建设,核电产业发展陷入低谷。
如今,新一代核电技术的突破和商业应用无疑将推动内陆核电的进一步发展。 帮助中国在2030年之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
全球温室效应逐年恶化。
温室效应引发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将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 如果不做出改变,深圳、纽约、上海、东京可能再过百年就会沉入水下。
中国为减少全球碳排放所做的努力体现了大国责任。
原创不易,谢谢你有我! 一起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点击右下角即可查看
,点击右上角【···】分享,就是最好的支持
☞智谷趋势服务中产阶级的资本觉醒,帮助更多人获得财富。 据悉,帝都深处的人也会在睡觉前开设这个账户。 高层会议、宏观经济、城市文脉、政策变化……这里是最真实的中国,这里有很多人难以察觉的趋势信号。